山東作為傳統的鋼鐵工業大省,無論生鐵、粗鋼還是鋼材產量都一直位居全國前列。說到鋼廠,你想到的或許是這樣。
??????
其實現在的鋼廠已經從“傻大黑”變成了“白富美”,現在的它長這樣。
(相關資料圖)
??????
讓“大個頭”的鋼廠實現綠色“轉身”,離不了方方面面的科技創新,在這個“硬核”行業里搞發明,這事兒誰會干?
答案是技術能手或者科技“大咖”,但你沒想到的答案可能是一線工人。
坐落在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的山東鋼鐵集團永鋒臨港有限公司,是全省第一家按照山東省鋼鐵工業規劃實施產能轉移的企業,是全球首個基于統一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全流程數字鋼廠。
但在這樣一個全球領先的工廠里,無論文化水平高低,無論技能水平高低,無論工作職位高低,只要在崗位上發現生產工藝上的制約點 ,最終能提供解決問題的成功方案,就能申報崗位創新項目。
去年,永鋒臨港員工崗位創新項目26334項,員工參與度100%,人均數量10.02項,其中603項創新項目成功轉化為了技術專利。不僅為企業解決了生產或安全上的問題,還帶來了極大的效益提升。
2022年,永鋒臨港對崗位創新員工發放獎勵142.95萬元。大家從以前的“干完就算了”慢慢轉變成現在的“干著想、想著干”,在工廠里火熱的不只是鋼,還有一線員工的創造力。
從項目建成投產到現在,永鋒臨港全員崗位創新37145項,授權專利643項,受理中專利項目271項。當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推動力,機會或許就在細微處——自下而上的創新之中。
原標題:走膠濟找答案 |臨沂:不做科技“大咖” 一線員工也能當“發明家”?
值班主任:田艷敏
責任編輯:田艷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