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揚子晚報網9月23日訊(通訊員 朱艷梅 記者 張可)9月23日上午,南京棲霞區龍潭街道龍潭村婦聯帶著精心熬制的紅棗梨湯,走進共建單位南京明洲碼頭有限公司,為常年奮戰在港口一線的職工送上秋分時節的健康關懷。
活動現場,社區服務臺前氤氳著清甜的果香。志愿者們將一杯杯溫熱的紅棗梨湯遞到碼頭職工手中,湯色澄亮,梨香與棗甜交織。"咱們碼頭工人長期在露天作業,秋分后海風更燥,這湯特意按"潤而不寒"的方子熬的。"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王醫生一邊分發湯品,一邊講解道,"《本草綱目》記載梨能"潤肺涼心",但生梨性寒,我們用燉煮的方式中和寒性,再加入紅棗補氣養血,特別適合你們這樣耗氣多的群體。"
據了解,社區提前三天就開始籌備食材,精選產自棲霞本地的酥梨和新疆灰棗,嚴格按照"雪梨去核切塊+紅棗撕開+小火慢燉30分鐘"的古法工藝制作,并特意不加冰糖保持原味。正在休息的裝卸工李師傅喝完一碗,又續了小半碗:"昨天還覺得嗓子干癢,這湯喝下去喉嚨里潤潤的,比喝飲料舒服多了!"
除了暖心湯品,活動還設置了秋分養生知識角。志愿者通過問答互動普及"秋養肺"的中醫理念:"大家知道為什么秋分要吃白色食物嗎?"老職工張師傅搶答:"肺屬金,對應白色!就像這梨湯,白色潤肺!"引來陣陣掌聲。志愿者還結合碼頭作業特點,發放《秋燥應對手冊》,提醒職工注意"晨起喝溫水、勞作戴口罩、睡前涂潤唇"等細節。
據悉,這是龍潭村社區"節氣服務進企業"系列活動的第三場,此前春分送過養肝粥,夏至送過解暑茶,用傳統節氣文化串聯起常態化服務。下一步,社區還將根據職工反饋,在冬季到來前增加銀耳百合羹等潤燥食譜,并計劃開展中醫理療進車間活動。
校對 胡妍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