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記者9月23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,我國將啟動新一輪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“揭榜掛帥”行動。
新一輪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“揭榜掛帥”希望通過機制創新,在新型工業化重點行業遴選技術難度大、應用前景廣、推廣價值高的關鍵場景,開展聯合創新、協同攻關,打造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新標桿。
通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的研發布局,加快建設工業領域高質量數據集,促進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深度融合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實施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專項行動,發布實施制造業企業人工智能應用指南,常態化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活動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科技委秘書長韓夏表示,加快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技術融合創新,開拓更多高價值工業應用場景。研發一批“人工智能+工業互聯網”典型應用,提高人工智能技術對工業核心場景的觸及能力。
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“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分析及監測體系”顯示,截至2025年9月,我國人工智能國家標準已經發布30項,正在制定的有84項。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備的AI產業體系,AI融資總規模破千億元。
需求方“張榜” 有能力的團隊“揭榜”攻關
新一輪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“揭榜掛帥”即將啟動,這項制度究竟是什么?又是何時開始推行的?
“揭榜掛帥”是一種以需求為牽引的科研攻關機制,由需求方“張榜”發布關鍵核心技術任務,有能力的團隊“揭榜”攻關,打破論資排輩和科研“小圈子”,以成果論英雄。簡單說就是“誰能干就讓誰干”,揭榜團隊需簽“軍令狀”,明確目標責任與獎懲機制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是較早推行這一制度的部門。2018年11月,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》印發,發布智能網聯汽車、智能服務機器人等16項任務,吸引1248家單位揭榜攻關,正式拉開了相關領域“揭榜掛帥”的序幕。這一機制此后持續發力,成為破解“卡脖子”技術、推動產業創新的重要抓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