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資料圖】
10月23日,隨著4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,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池州電廠二期兩臺660兆瓦發電機組擴建項目竣工,全面進入商業運營階段。該項目是安徽省“十四五”規劃首個核準火電項目,構建了“高效發電+深度凈化”的綠色能源生產模式,為華東地區煤電高效清潔利用提供了示范樣本。
圖為4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
作為安徽省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布局,池州電廠二期項目總投資50.4億元,建設兩臺660兆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機組,能效指標達同時期、同類型機組領先水平。項目聚焦技術引領與生態友好,通過多項創新實踐實現了能源高效轉化與環境保護的協同推進。項目搭載哈爾濱鍋爐廠自主研發的首臺套660兆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塔式鍋爐,采用先進熱力循環設計,通過“煙氣冷卻器+二次風暖風器”煙氣余熱利用方案,供電煤耗顯著降低,每年可節約標準煤超10萬噸。
同時,項目構建了全方位的環保體系。國內首臺套螺旋卸船機浮碼頭的建成,實現了全封閉無揚塵卸煤作業,其中“螺旋卸船機浮碼頭+無人值守技術”榮獲全國電力工程建設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,極大提升了燃料接卸效率與環保水平。配套建設的濕法脫硫、SCR脫硝及靜電除塵裝置,使顆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穩定達到超凈排放標準,并創新應用北斗定位技術對除塵器本體進行毫米級自動沉降監測,融合5G通信可視化技術優化生產管理,加速了智慧電廠建設進程。全封閉儲煤棚配備微霧抑塵系統,結合廢水零排放與固廢全量化利用技術,為守護長江生態構筑起堅實屏障。
圖為池州電廠航拍圖
池州電廠二期項目全面投產后,年發電量可達72億千瓦時,能夠滿足約400萬人口城市的全年用電需求。這一電力增量不僅將有效緩解皖江經濟帶東部地區用電緊張局面,為池州及周邊城市的半導體、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集群提供穩定能源支撐,還強化了安徽省能源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中“皖電東送”的樞紐地位。
作為城市能源保供和民生服務的守護者,安徽公司始終堅持“植根安徽、融入安徽、助力安徽、服務安徽,在安徽發展,在安徽奉獻”的理念,創新探索綜合能源供應模式,配套建設供熱、污泥耦合摻燒、干灰分選、中水回用等項目,推動火電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,努力實現煤電供應清潔化、新能源建設基地化、綜合服務智慧化。
